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 Hance

百科:虎舌红(学名:ArdisiamamillataHance)为紫金牛科,紫金牛属矮小灌木,匍匐木质根茎,直立茎高不超过15厘米,叶互生或簇生于茎顶端,叶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,顶端急尖或钝,边缘具不明显的疏圆齿,两面绿色或暗紫红色,被锈色或有时为紫红色糙伏毛,伞形花序,单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,花萼基部连合,萼片披针形或狭长圆状披针形,花瓣粉红色;稀白色;卵形;花药披针形,子房球形,6-7月花期,11月至翌年1月结果,有时达6月。
分布于中国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,生于山谷密林下,荫湿的地方。越南亦有分布。
虎舌红既能观叶又能赏果,紫红色的叶子两面长满了绒毛,鲜红色的球形果实四季常有,适合在江南园林中作耐荫地被植物观赏,也可在家庭居室中盆栽。有较高的观赏价值。该种为民间常用的中草药,全草有清热、活血、生肌等功效,用于外伤出血、肝炎、胆囊炎等症;叶外敷可拔刺拔针、去疮毒等。
(概述图参考来源:中国自然标本馆)
介绍:矮小灌木,具匍匐的木质根茎,直立茎高不超过15厘米,幼时密被锈色卷曲长柔毛,以后无毛或几无毛。叶互生或簇生于茎顶端,叶片坚纸质,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,顶端急尖或钝,基部楔形或狭圆形,长7-14厘米,宽3-4(-5)厘米,边缘具不明显的疏圆齿,边缘腺点藏于毛中,两面绿色或暗紫红色,被锈色或有时为紫红色糙伏毛,毛基部隆起如小瘤,具腺点,以背面尤为明显,侧脉6-8对,不明显;叶柄长5-15毫米或几无,被毛。
伞形花序,单1,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,每植株有花枝1-2个,稀3个;花枝长3-9厘米,有花约10朵,近顶端常有叶1-2片,稀达4片;花梗长4-8毫米,被毛;花长5-7毫米,花萼基部连合,萼片披针形或狭长圆状披针形,顶端渐尖,与花瓣等长或略短具腺点,两面被长柔毛或里面近无毛;花瓣粉红色;稀近白色;卵形;顶端急尖;具腺点;雄蕊与花瓣近等长,花药披针形,背部通常具腺点;雌蕊与花瓣等长,子房球形,有毛或几无毛;胚珠5枚,1轮。
果球形,直径约6毫米,鲜红色,多少具腺点,几无毛或被柔毛。花期6-7月,果期11月至翌年1月,有时达6月。
分布:生于海拔500-1200(-1600)米的山谷密林下,荫湿的地方。分布于江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,越南等地均有。